加入我们

家庭教育的观念误区且培养孩子自尊心
来源: | 作者:6Q教育 | 发布时间: 2022-12-09 | 8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家教观念误区。

  1,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种想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怎样生活主要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有许多家长是这样的:恨不得从孩子降生就开始教他相对论,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以后,每日伴读,逼孩子写作业,课余和双休日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2,父母过渡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面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往往缺乏自制力,一些家庭,孩子越离不开家长,家长越有满足感,好像这样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有的是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家长感情用事,孩子怎能理智,家长“心太软”,孩子如何变得坚强。

  3,父母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样只会让孩子放纵自己,如果哪次你没有满足孩子的心愿,他就会觉得你不再爱他,进而埋怨甚至做出伤害家人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

  4,父母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听孩子解释,动辄打骂是较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体罚可能成功地强迫孩子服从家长的意志,但这一定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带来的问题远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有时会说些伤害孩子心的话,如对孩子不理不睬,这些做法是形式比较隐蔽的软暴力手段。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使人的意念在潜意识里更快更强地发挥力量,自信心是心灵的化学家,它催化这潜意识所蕴涵的精神力量,使梦想成真。

  中国的家长都喜欢“鞭策”和“激将”孩子,在孩子没有考到好成绩时,家长们会气急败坏地说一些反话或者刺激孩子的话,其实没有考好,孩子内心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家长再严词指责,只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动用武力去“教训”孩子,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北京四中的一位家长强调:很多人都认为取得好成绩才有信心,没有取得好成绩自然没有信心,但我对孩子说,有信心才能取得好成绩,没有信心就绝不会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