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家庭教育易忽略的问题如何纠正孩子自卑
来源: | 作者:6Q教育 | 发布时间: 2022-12-07 | 953 次浏览 | 分享到:

  时下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诸如“有求必应”,“疏于照顾”等问题,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如下:。

  喋喋不休,有的父母习惯于不停地向孩子发号施令,或是叮咛再三,或是详尽安排子女生活的细节,不让子女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这类家庭的子女通常自主性较差,不会自发而主动地做事情,常常需要别人提示,习惯于听从命令。

  过分保护,有的父母为子女考虑得颇为“周到”,往往是子女还未“开口”,就为他们做好了种种安排。

  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子女,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同时期待所有人爱护自己,由于过分脆弱,稍不如意就会觉得委屈,或者认为是别人亏欠了自己。

  要求完美,有的家庭,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出色,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会反复强调“下次要更好”,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子女,通常会不停地对自己有“新要求”,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更不懂得对别人的“瑕疵”给予包容和理解。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父母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其克服和纠正,以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国外有实验证实,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能提高自信心,因此,专家认为,家长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形象:穿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语言暗示法。

  语言是思想的表露,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积极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话,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