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父母怎样当好孩子“心理医生”批评孩子时要注意
来源: | 作者:6Q教育 | 发布时间: 2022-12-07 | 788 次浏览 | 分享到:

  要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才乃至成功,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如果不懂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失败的不仅仅是角色本身。

  有专家指出,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行为问题,这是较轻的一类心理偏常,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二是人格缺陷,是指一些青少年在人格发育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偏异,比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三是心理障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征,神经衰弱等,四是心理疾病,如儿童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往往是青少年多发的心理疾病,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或加以解决,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专家指出,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究竟该如何做呢。

  善于发现孩子的心理偏差。

  专家说,由于社会环境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好坏就是这一个了,千万不能出差错,因此,对孩子过分关注,孩子稍微表现出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惊慌失措,孩子是否有病,譬如,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给我说他的孩子有多动症,结果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标定和暗示的结果,许多孩子真的表现出多动倾向或者真的成为多动症儿童。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要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