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和身边的人发生冲突,察言观色是我的本能,在冲突发生前靠委屈自己来中止冲突是我惯用的模式。长期的讨好让我找不到自我,伴随着人际冲突和大量的内耗,一度陷入抑郁。所幸在经过两年的思考和学习后,自己走了出来,现在更多是一致性,讨好成了一种需要时可以使用的方式。回看自己的经历与有着同样困扰的其他人,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我在哪里?”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42岁的妈妈,认识她时她正在饭桌上和身边的朋友絮叨着,声音不大,刚好入耳。
在以一杯酒为契机加入对话后,我问了这位妈妈一个问题。你在哪里?对你丈夫而言,你站在太太的位置;对你女儿来说,你站在妈妈的位置;对你自己而言,你在哪里?
这位妈妈痛苦的原因在于她把自己绑定在了关系中,是太太,是妈妈,当把这些关系全部扒开后,什么都没有了。我想当她意识到已经把自己弄丢很久后,流下的泪水代表着改变。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个14岁的少年,身为少年却没有了少年气,与他相谈时他只坐凳子的前半部分,手肘撑在腿上,一直看着自己的脚尖。话头如线头,拽出了故事,原来他的父母一直关系不和,尤其是最近一次当着他的面吵到要离婚。
“是不是我再优秀一点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烦心事了?”“我努力的学习,考高分,就是希望他们开心点,他们为什么还是会吵架?”少年郎肩头的景色本该是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可他却被迫背负起了维护家庭关系的责任。并不是他主动去承担这一份责任,而是对于失去某段关系的恐惧让他不得不去讨好他的父母。作为未成年人,他没有力量去影响他的父母,所以只能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去保护这段关系,同时保护身处这段关系中的自己。
所有的讨好背后都有一份期待,这个期待有时会被对方满足,可当对方无法满足这份期待时,才是痛苦的开始。所以讨好型的人内心积压最多的情绪就是委屈和愤怒,这个情绪宣泄出来伤害关系,憋在心里就是内耗。
换个角度看,讨好是为了维护一段关系的稳定,那是一种自认为可以让自己过的更好的方式。
经历过,学习过后才知道,原来让自己快乐的最快捷方法就是找到自己,与自己好好相处,不为了别人抛弃自己,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与他人交往相处。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某一天发现自己的情绪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取决于身边人对你的回应。别人对你满意,你就开心,对你不满,你就低落难过,那你可能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