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建议一:制定严格的时间表。
做作业时,家长不妨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这样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加强了注意力,较终使其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建议二:保持良好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较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规定,家长就不必陪读或监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过多的噪声,如搓麻将,看肥皂剧等,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建议三:做到奖惩分明。
当孩子按规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时,家长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也可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反之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除了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关注孩子的心理也成为当下家长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会发现和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难沟通,这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家长没有跟随孩子的心理年龄成长,还用老眼光看待孩子。
当今社会各项诱惑很大,孩子的心理很容易产生波动,进而影响情绪及学习,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上有问题时,首先不要急于求成非要把成绩搞上去,而是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弄清楚当前孩子的心理状态,现在,大多数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目的就在于及时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而社会上一些知名品牌的一对一咨询也从以往单纯的知识填补,转向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些家长往往只盯着成绩看问题,当心理老师跟家长说孩子的心理需要调整时,家长还不太高兴,认为心理有问题是件可耻的事,但事实上,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压力,都容易令孩子的心理出现波动,从而出现厌学,叛逆,自闭,多动,做事拖拉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