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带你了解全面认识6Q/了解6Q/学习6Q
老金这样的父亲,在国内何其多
来源: | 作者:6Q教育 | 发布时间: 2023-12-13 | 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距离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上映至今已经两周多了,黄渤在片中饰演的老金给人营造出了一种矛盾的印象:他好像很爱他的女儿(娜娜),好像又不爱。

说他爱女儿吧,他在日本寻找失踪的女儿的过程中还不忘和景点合照,脑子里还在盘算着自己的船队哪些设备该换了。
说他不爱吧,知道女儿遇害后,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查明事情真相,找到元凶,不惜多次以身涉险。
导演用悬疑的表现手法引导着观众,一开始以为娜娜是遇人不淑被害了,随着剧情的推进又以为是娜娜学坏了自作自受。直到最后答案揭晓时,才发现惨剧的源头:家庭。
没有父亲的女儿
娜娜是自杀的,十七个非致命创伤,挣扎了7个小时却没有向任何人求助,孤独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金不敢相信的是,在那7个小时中女儿打过一次电话给自己,警方给出的结果是误触。
父亲理应是孩子结实的依靠,为什么女儿不找自己求助呢?
在老金眼里,自己和女儿的关系是良好的,他也和人夸过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懂事。小时候女儿发烧,老金用湿毛巾盖在女儿脸上降温导致女儿呼吸不畅,女儿一直忍着就是懂事。
老金很早就和妻子离婚了,女儿跟着他长大。
老金爱女儿,毋庸置疑,但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爱,带着女儿在海边跑步,女儿体力不支摔倒他只会催促其快点起来;教女儿游泳的方式也是粗暴的扔进海里,等到女儿快要溺水时才扔根绳子捞起来。
娜娜所谓的懂事反而是出于对老金的恐惧,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样子。
老金一出海就是四五天甚至大半个月不回家,娜娜一个人在家害怕时只能躲在狭小的衣柜里睡觉,这样便能感觉安全些。
所以虽然从小和父亲一起长大,但对于娜娜来说,从父亲那里接受到的只有冷漠与控制,却极少感受到家人的爱、关心,这也间接导致惨剧的发生。
对老金来说,女儿是什么
电影中有一幕,老金在日本和负责女儿案件的警官沟通时说到:“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岛上的人要是知道她被糟蹋了,他们会笑话我的。”
这句话的感觉就像是“我这次出海只捞到600斤的鱼,大家会笑话我”一样,老金在意的不是娜娜的离世,而是在意培养女儿这件事的失败,他的关注点不在女儿,而在自己的价值。
如果不看电影最后老金的幡然醒悟,那么完全可以给老金打上一个“物化女儿”的标签,儿是他的奖状,是他成为一个“好父亲”的证明。
悲剧来自于童年的创伤
在娜娜的某段闪回镜头中,日语老师要他用爱来造句,比如“我爱爸爸,我爱妈妈”,但是她的话卡在嘴里如何都说不出口,最终挤出来了一句“爱……没有爱。”
不止在父亲那里感受不到爱,在母亲那里也一样,老金与前妻都在努力扮演着一个好父亲、好母亲的角色: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很爱孩子,但从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
观察娜娜在日本的两段感情经历,她最需要的是来自他人的陪伴,这种陪伴可以是占有、包容、控制,只要能一直陪在她身边。
这种近乎病态的对陪伴的需求,来自童年父母的缺席,所以成年后,更加渴望来自他人的陪伴与爱,甚至为了这份爱,不惜伤害自己。
养育孩子不是一件易事
老金在片尾了解到娜娜死亡的真相后,终于意识到悲剧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养育女儿的方式,所以他疯魔般的想要找到女儿的墓地,和女儿说说话,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从这段镜头可以看出来,正如前文所说,老金很爱娜娜,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爱,他所有自认为的爱都没有落到娜娜真正的需求上。
而生命对于爱,对于尊重理解有着本能的渴望,如果父母给不了,孩子长大后就会找其他人去补足童年的缺失,但是谁能保证孩子一定能遇到良人呢?
幸运的是,《怒海》只是一部虚构的故事,作者和导演把现代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用最极端的故事演绎了出来,而现实往往没这么残酷。
不管是老金和前妻这样的冷漠,还是现实中更多家庭中常见的控制与包办,都是父母在自以为是的爱孩子,等到孩子出了状况,父母反而是最接受不了的。
明明道理很简单: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学不会如何爱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以后也难以认可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那又何谈自尊一说?
就像身体的成长需要摄入营养,心理的成长也同样需要心理营养。这些心理营养如果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没有被满足,就会像缺水的花朵一样,无法绽放出原本的美丽。
当父母本身情商足够高,能够关注到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那么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像花一样绽放。
“嗨,这里是6Q教育公众号,祝你成为温和而坚持的父母,而我愿意做你温和而坚持的后盾。”

2020 年度中国家庭教育领军品牌

腾讯教育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