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上网课或者是用手机做作业的时候,孩子总会不由自主的去玩手机。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沉迷电子产品呢?
电子产品本身信息的丰富度
电子产品中蕴含的信息量和丰富度是很多孩子在现实中无法接触到的。特别是6~8岁的学龄前儿童,手机对于他们的诱惑力更是高。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他并没有形成对于电子产品正确的认知,同时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代。因此在手机如此丰富的信息冲击下,便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了。更何况,现在兴起的短视频、游戏,从产品设计到算法推荐,无一不以抓取用户注意力为目的。我们成年人尚且会沉迷其中,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这就与我们上一代的孩子沉迷电视、小说类似,只是电视和小说没办法提供如此高频次的内容,但本质上是相似的。
现实体验的受限
许多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他们的现实生活非常的枯燥单调。可能是父母忙于工作,没法陪伴孩子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或者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周边没有可供娱乐的场地与设施,出去玩远远没有玩手机有意思。
因为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给孩子一个媒介,去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去了解大千世界的广阔和人生百态。他们所缺失的现实体验,在电子产品的虚拟环境中得到了补足。不知不觉就会沉溺其中。
现实压力下的逃避
在我们6Q教育做过的咨询案例之中,其实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并不是单纯的被他吸引,更多的是对现实环境中的一种逃避。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严重的学业压力,在人际关系中陷入了困顿,甚至有一些孩子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好,整日吵架。而沉迷电子产品,是一个逃避的途径,电子产品高密度而且丰富多彩的内容,足够暂时忘却现实中的困顿和苦恼。这一部分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状况,无可奈何的逃避。本身没有能力去突破这个环境,只能去寄托于精神上的虚幻。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
沉迷电子产品伴生的各种负面影响数不胜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孩子视力,也会因长期低头弯腰而导致体态不佳。而且沉迷电子产品意味着孩子会消耗更多的时候在其中,这无形减少了他学习、社交以及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正向解读孩子的行为
我们家长在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总是负面的去批判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很多会形成一个逆反心理,凭什么不让我玩手机,我偏要玩。我们反过来认可孩子使用手机这个行为,认可他是一项恰当的娱乐,把它与运动、出行这些娱乐等同起来。我们还要强调电子产品本身的教育作用,例如将短视频的模式设置为青少年模式等等,发挥短视频本身的教育作用。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认知,使用电子产品,除了娱乐,它还有学习和提升的目的。我们在当今这个时代,完全隔离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弱化它的娱乐性质,强化它的教育功能。我们认可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一项正常的娱乐行为,同时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给予正向鼓励。
设定好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的电子产品引导中,如果无规矩,孩子玩手机变成了一个即兴的行为,他可玩多少,他什么时候不能玩,什么时候能玩都是一个随机性的事件。不利于我们对孩子的引导。我们正确的方式是与孩子确定好玩游戏的时间,还有学习的时间,做作业的时候不能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不需要去想学习。在规矩的约束下,把使用电子产品这个行为规范化起来。如果有需要更改或者与孩子起冲突了,我们也有规矩可依循。
加强对孩子的陪伴
电子产品与现实的体验是天平的两端,如果孩子的现实生活很枯燥,那电子产品的另一端就会占据上风。如果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或者是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孩子花在电子产品的时间就少了,他对此投入的精力也少了。那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就少了。同时丰富的生活体验与兴趣爱好能够对情绪上的压力,以及学业上等各方面的压力进行疏解。电子产品也不会成为孩子逃避生活的一个借口。
理论往往是说的简单,实操起来,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具体如何化危为机,将电子产品挑战化为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呢?
针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对手机没有自控力的问题,6Q教育推出了《电子产品训练营》。我们的导师会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以及如何去引导和规范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
打开“6Q超级爸妈”APP/搜索“6Q超级爸妈”小程序→点击“线上课程”→点击“电子产品训练营”即可购买报读!